科改示范企业将扩围,聚焦国有重点工业企业、小巨人企业

科改示范行动实施一年多以来,200余户科改示范企业坚持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双轮驱动,克服疫情影响,普遍实现了逆势增长。

11月10日国资委召开科改示范行动媒体通气会。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介绍,将在现有209户科改示范企业的基础上,聚焦国有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织科改示范企业的充实扩围工作,把更多有较强改革代表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国有科技型企业纳入到科改示范行动中来。

翁杰明表示,将继续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的原则,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研究出台更多“小切口、接地气”的政策举措,并对重点企业有针对性的逐项解决改革创新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撑。

2020年4月,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启动实施科改示范行动,支持引导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将深化市场化改革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机融合,在改革创新各方面、各环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引领带动更多国有企业向改革要红利、以创新促发展,形成以点带面、串点成线的改革态势。

科改示范企业通过市场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克服疫情影响,普遍实现逆势增长。2020年,科改示范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5%、12.6%、13.7%;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99%,较改革前增长1.1个百分点。

科改示范企业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20年,“科改示范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7.7%,人工成本利润率同比提高26.6%,人事费用率同比压降10.4%。

科改示范企业作为国有科技型企业的优秀代表,有的是科研院所转制而来“老字号”,有的是从事新能源、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新生代”,还有的是转型升级中的传统制造类企业,尽管规模体量、行业属性、发展历程和改革基础各不相同,但都在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找准了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积极主动、富有成效的改革实践。

科改示范行动实施一年来,在已有28户上市公司的基础上,又有一批企业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增资扩股、改制上市、并购投资、产权流转等多种方式等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注重发挥积极股东作用,不断完善公司合规内控管理体系,并依托资本市场进一步放大了国有资本功能。南网科技公司、青岛云路、江苏通行宝等企业已通过科创板或创业板核准,还有一些企业已进入上市辅导流程。

科改示范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立下军令状、明确责权利,做实“能上能下”,以上率下带动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有149户科改示范企业在本级及所属子企业100%全面实行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或职业经理人制度;管理人员刚性退出比例达5.4%,新聘任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达到40.2%,有44户科改示范企业新聘任管理人员100%实现竞争上岗。

同时,科改示范企业普遍建立了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关键、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截至2020年底,科改示范企业公开招聘率达到96%,有152户科改示范企业实现了100%公开招聘;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达到98.1%,有182户企业科改示范企业实现100%全员绩效考核。

科改示范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在科研经费、科技人才激励等多方面对科技创新工作给予全力支持,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2020年,科改示范企业研究总投入为490.3亿元,同比增长23.7%,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13.3%,高于中央企业平均值10.5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有133户科改示范企业面向关键岗位核心骨干人才,在本级或所属子企业层面灵活开展了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

航天信息、中国电子院等企业通过工资总额单列、市场化薪酬对标等方式,使薪酬分配优先向科研岗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倾斜,确保科技人才的薪酬水平具有吸引力和激励性。航天电器、中电海康、江苏通行宝等企业探索实施了科研项目的跟投机制,项目核心技术成员按照一定比例出资,并按比例分享收益,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