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不断,31省规划燃料电池汽车产值规模近万亿

在“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春风”不断。

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机)行动,全国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这是国家支持氢能产业的又一政策表态。在此之前,10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也均提到氢能产业。

其中,《意见》提出,推动加氢站建设;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方案》则提出,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

作为氢能产业的下游,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国泰君安分析称,随着技术进步和销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有望持续下降,刺激产品需求;预计2030 年国内保有量将突破百万辆,是 2020 年的10倍。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氢能发展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交通领域,地方政府和一些大型车企在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

比如,11月3日,上海市发改委公布的《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提到,到2025年底前,上海市级财政将按照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1比例出资,统筹安排该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车辆示范应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人才引进及团队建设等。

目前,上海正在加大氢燃料储运、加注等技术攻关力度,探索氢燃料电池的多场景、多领域商业性示范应用,在具备条件的公交、客运、重型货运、冷链运输、环卫、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

和上海一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30个省(市、区)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都有涉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总产值规模达近万亿元。

企业方面,目前,国内具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宇通汽车、北汽福田、上汽集团、上汽大通、申龙客车、中植汽车、金龙客车、东风特气、飞驰客车等整车生产企业数十家。其中,上汽集团提出,到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并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