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研讨会:逐步创建中国经济学自己的理论体系
“虽然西方经济学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分析工具,但是在引进、消化、应用的同时,也要对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还有它的思想保持警惕态度。”
11月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暨纪念高鸿业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给出前述表述。
姚洋所提到的“需要保持警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模型高度抽象,不能将之作为现实来理解,课本里面假设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不能直接照搬;
二是,中国有很多的特殊性,在市场经济中有很多的政策调节,在应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时,要心里明白在何种条件下这些方法可以直接用,在何种情况下要做一些调和、改变才能使用;
三是,应该意识到,西方经济学家所提出的一些理论恐怕不适用于中国。
姚洋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学界还停留在跟随西方学者的议题做一些边角修补研究的阶段,最薄弱的地方恰是尚未构建提炼出中国人自己的理论。当代中国经济学者有责任在引进、消化、吸收西方经济学框架和方法的同时,勇于面对中国现实,对中国的经济实践做出解释,并从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然后推向世界。
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与面临的问题来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认为,“简单照搬既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已经很难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也很难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给出有力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表示,要重视经济学教材,形成对中国经济学发展具有引领性的教材体系。“在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关联上,不要出现极端化,也不要非此即彼,一定要有开放心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则和范畴下,更加开放、国际化,推进整个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化。”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陈彦斌称,“搞中国经济学教材,是不是就不学西方经济学了?这是不可能的。”中国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不是替代关系,西方经济学课程照常开设,新增的中国经济学课程是额外新增。
同时,他认为,中国经济学教材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的是中国经济学理论,编写中国经济学教材,看上去是编写、总结,其实是要逐渐形成、完善。创建中国经济学自己的理论体系,难度非常大,一定要形成“先起步,再逐步完善”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