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斌:全球共振下的煤炭供需矛盾恐难短期解决

今年8月以来,全国各省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能耗双控”举措,通过限制高耗能企业用电量、提高电价、限制用电时段等方式,以期实现能耗减排的目的。双控措施折射出中国电力供给缺口问题,其成因和背后的逻辑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中国73%的电力来源于火力发电,本轮供电紧张的现象正是由于火电的原材料动力煤供不应求导致的。相较之下,其他清洁能源占比较小,且受限于电力供应不稳定、储能问题未解决、产能利用率低等因素,不是当下的主要矛盾。因而,下文将从海外与国内两方面来逐层剖析中国煤炭的供需问题。

从全球角度来看,四季度海外煤炭供给趋紧。从全球产销结构上来看,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达到77.4亿吨,其中中国占比达50.40%,超过前十名剩余国家的产量之和。其余产量较大的国家依次为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在煤炭消费量方面,全球总计消耗煤炭1514.2万亿焦耳,中国占全球总量的54.33%,位列世界首位,其余依次为印度、美国、日本、南非、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通过对比产销数据可以发现,中国每年仍需进口一定量的煤炭才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可能对中国煤炭进口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有印度、澳大利亚、印尼和俄罗斯四国。

与中国相似,煤炭也是印度的主要能源。印度2021年仍将扩大煤炭产能和燃煤发电装机容量作为首要任务,截至9月底其煤炭发电量占比已由去年的54.8%提升至64.51%。但同期其国内煤炭产量仅增长5.53%,至7~8月份煤炭进口量同比下降45%,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对海外进口依赖度提升,加大了全球煤炭供给压力。

澳大利亚是传统的煤炭出口大国,但短期内对中国出口难有改观。因而,目前海外进口的主要变量是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两国。这一判断也印证在了中国的煤炭进口数据上,2019年1~8月份中国煤炭进口量中60%来自于澳大利亚,俄罗斯与印尼分别占比18%。2021年同期,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已归零,印尼和俄罗斯填补了这部分份额,占比提升至40%和43%。但是,目前印俄两国在煤炭生产及运输方面均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困难。

印尼方面,今年上半年煤炭产量为2.86亿吨,仅刚刚持平疫情前水平,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疫情出现了反复。除了疫情反复之外,气候变化也是煤炭生产的扰动因素之一。今年印尼雨季提早至9~10月,10~11月极有可能出现包括大雨和强风在内的极端天气,到年底或将出现“拉尼娜”现象,这一系列的气候变化,使得下半年煤炭生产及出货节奏放缓。并且,作为近年来工业化发展迅速的东南亚国家,印尼的主要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在此带动下,能源需求量将有显著提升。但今年以来煤价大涨,印尼煤企大幅增加煤炭出口,导致国内供应不足,目前,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库存已低位运行。8月7日,印尼能源矿务部以出口禁令的形式颁布关于“禁止向海外销售煤炭”的法令,对34家煤炭公司实施制裁,预计四季度煤企出口将有所下降。

俄罗斯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主要是受到了疫情及其自身运力的影响。今年1~4月份其煤炭产量仍符合季节性规律,但从4月份开始,产量大幅下滑,7月有一定反弹后,8月再次出现滑坡,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4~7月期间俄罗斯疫情出现反复,严重影响了煤炭产量。并且,俄罗斯在对中国煤炭出口渠道方面,也存在较大限制。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煤炭主要依靠海运,自远东地区东方港及纳霍德卡港经日本海流入中国,目前海运面临着全球性的运力紧张、运费涨价的问题,煤炭运力提升空间有限。而由铁路运输的部分,受现有铁轨设施状态的影响,可利用运力不足,且自身成本较高,短时间内无法承担更多的运输负荷。因此,短端上无论是从自身扩产能力还是运力角度出发,都对俄罗斯四季度煤炭扩大出口形成了较大的压制作用。

从国内的供需层面来看,后续供给缺口仍存。中国煤炭自身的产量可满足93%的消费需求,仅有7%需要进口。由于早年煤炭扩产规模增长迅速,供需缺口自2011年开始不断缩小,至2016年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此后中国开始淘汰过剩产能,供需缺口也随之扩大,疫情期间中国表现“一枝独秀”,承接国内外大量订单,致使2021年供不应求的局面愈演愈烈。

具体而言,今年5月之前中国煤炭产量仍强于往年,但5月至7月期间,由于安全生产要求趋严,煤炭产量明显下滑。8月份虽有回升,但仍无法匹及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中国今年的煤炭需求量远高于往年同期,主要带动项为工业用电。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中国作为全球首个复工复产的工业强国,大量生产订单涌向中国,导致工厂需要全面扩大产能以满足大幅上涨的需求,从而推高了能源需求。其次,各地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装机量不断攀升。但新能源的诸多材料,例如玻纤、硅料、纯碱等均为高耗能产业,对能源的需求也出现了较大涨幅。

因而,在能耗高涨的局面下,中国的煤炭供需缺口一路上扬,截至7月缺口已达到3837万吨,大幅高于往年同期。库存方面,9月末沿海八省份煤炭库存仅为1851万吨,远低于往年,并且尚未出现缓解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近期多地出台了限电等措施,但距离弥补现在的煤炭供需缺口仍有一定差距。因此,自今年5月份以来煤炭期货价格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并且屡创历史新高。

在高企的煤炭价格的影响下,火力发电量在8月份出现了反季节性下降,限电措施密集出台后,全社会用电量也在旺季出现下滑,这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针对目前煤炭供需缺口扩大,电力紧张的局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如下四点:

一是可灵活增设的煤矿产能数量有限。煤炭行业自2016年起持续淘汰过剩产能,由2016年的2.75亿吨一路下降至1亿吨,与此同时煤炭新增产能在2011年之后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已由最高点的4亿吨下降至去年年末的9078万吨。而所淘汰掉的产能,主要是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小型煤矿,留下的是以刚性供给为主的大型煤企,因而在目前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总产出提升幅度没有跟上需求的步伐。

第二,实际供给提升空间有限。中国煤炭行业目前的产能利用率达到73.1%,创历史新高,已接近行业的天花板。在产能利用率达到顶峰的状态下,尽管有扩产的政策导向,但是企业仍旧难以在短时间内扩大产能。以山西和内蒙古为例,山西主要以地底煤矿为主,在已有矿洞达到开采峰值的情况下,扩产只能通过新增矿洞来实现,但矿洞有较长的扩产周期,难以满足短期需求。内蒙古虽以露天煤矿为主,但满足扩产需求的大型挖掘机等重型机械生产周期也较长,无法解决目前的短缺问题。同时近期国内煤炭运力也受到了多因素的扰动:北煤南运受大秦铁路处于检修阶段影响,运力大幅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西煤东运线路需先将煤炭运至北部港口再转运南方,但沿海海运运费处于近年来高点,影响到供给增速。

三是煤企扩产资金来源较为匮乏。目前煤炭涨价所带来的现金流,尚不足以覆盖煤企扩大产能所带来的资本开支需求。近年来地方煤企的月均债券发行量保持在300亿元左右,但去年永煤事件之后月度发行量骤减至不足百亿元。地方煤企融资黯淡的局面持续了至少6个月,直到今年5月地方煤企融资环境才稍有好转,但仍尚未完全恢复。

四是现有新能源发电量难以提供有力支撑。以新能源发电中占比较高的水电和风电为例,水电方面,受今年西南地区降雨量偏小的影响,全年水力发电量同比增幅处于下降区间,总体发电量弱于去年同期。风电方面,中国目前装机容量为281.99亿瓦,但实际发电量为29.45亿瓦,产能利用率仅为10.4%,总体而言二者对于用电量的支撑有限。

综合上文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轮煤炭短缺所映射出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全球产业链漂移与能源体系调整之间的冲突。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国率先实现复产复工,过去一年大量的生产订单涌入,全球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度越发提升,中国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可以承接,但是工业产能背后的能源基础设施很难快速调整。商品订单、工业产能、能源消费、能源基础设施与能源供给有着层层递进、一一对应的关系,爆增的订单意味着后续链条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调整。而能源体系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较长的周期,同时全球地缘政治环境也影响着体系调整的进程。短期内能源体系难以调整完毕,能够灵活调度的能源有限。因而,在目前的局势下,供需缺口难以迅速得到缓解。政府部门已经及时出台了很多保生产、保民生的政策,我们认为在年底之前,还会有政策陆续出台,这是我们应关注的重点。

(作者陈洪斌、王创、蔡强、彭冬尧、张雯婷,陈洪斌系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资产管理分公司总经理)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文章作者

  • 陈洪斌

关键字

煤炭限电能源双控复工复产

相关阅读

博鳌论坛首次聚焦发展与安全 保障能源供应链

今年上半年,国家提出要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电力系统,未来中国形成以核电、风电、光伏等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结构已成为共识。

昨天 18:21

伍戈:缺电限产是非常态还是常态?

年内能耗“双控”目标完成压力依然较大,叠加今年冷冬的可能影响,电力供给将优先民生需求,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限产或仍是四季度的现实可能。

昨天 11:37热点追踪

电价“松绑”,对火电企业经营纾困几何

目前无一幸免

10-17 21:01

31省份婚姻大数据:广东结婚最多,河南离婚人数最多

结婚对数前十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河南、四川、江苏、山东、安徽、河北、湖南、云南和湖北。总体上看,结婚人数多少,与各地的人口总量尤其是户籍人口总量有关,也跟各地的人口年龄结构密切相关。

从数字看发展必读03-18 19:49

延迟退休将至,就业市场“35岁歧视”这几道坎怎么跨

延迟退休后,大龄打工人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必读2020-11-29 22:29一财最热
  • 广告联系
  • 订阅中心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 友情链接
沪ICP备14015572号-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80001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沪公安网备31010602000015号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意见反馈邮箱:yonghu@yicai.com客服热线:400-6060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60101转6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技术合作:直播合作:百视通
  • 第一财经
    APP

  •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 第一财经
    VIP APP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