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产业周开幕!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上海这样发力
将生物医药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上海,正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10月11日,2021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开幕式上说,“十四五”是上海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牢牢把握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强化前瞻谋划,优化制度供给,深化资源整合,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策源高地、高端制造高地、人才汇聚高地、政策配套高地。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此前表示,在上海举办首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活动,将发挥上海在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用,加强国内外产业交流合作,推动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除了开幕式,产业周还将有20场同期活动,这些活动立足上海、面向全球,展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果,创造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机遇和合作空间,吸引全球优势资源汇聚融通地。
创新策源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长期以来将创新策源摆在首位。
就在前不久公布的上海科创中心十四五规划中,第一部分的内容,就是加快基础研究原创突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例如,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紧随这章内容之后的,则是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包括加快三大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等内容。
在11日下午开幕式上的对话环节,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表示,上海下一步打造世界产业集群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原创。“做生物医药的城市很多,而上海最大的优势在于原创。”
李佳说,原创需要一个环境,需要政府在原创环境方面做一些事情,例如怎么样能让社会资本跟园区结合好,能让它们更快速地发展,真正用创新引领未来的发展。“这是最重要的,只有我们在原始创新上达到了足够高的高度,我们才能真正不只是在产业(引领),而是创新能力在世界上引领的。”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上海获批新药临床批件91个、新药生产批件10个、I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48个,有7个创新器械产品进入国家和本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23个I类创新药中,有6个来自上海,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多。
另外,上海已建立6个国家级和17个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集聚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科研院所,心血管病、肿瘤学等16个优势临床学科全国排名前三。
在9月26日举行的上海市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介绍说,下一步在提升上海生物医药创新策源能力上将聚焦四个方面。
首先,将持续在创新策源功能的强化上下功夫。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科研项目攻关和支持力度,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快突破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数字化与智能诊疗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国产化粒子治疗装置、全自动分子诊断系统等重要医疗器械的研发。另外,还将在临床研究和转化能力提升、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三个方面下功夫。
世界级产业集群
原始创新最终还是为了解决产业问题,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来说,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尤为重要。
以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张江为例,这里不仅可以找到罗氏制药、默克这些国际企业的身影,中科院药物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还有一批像华领、美迪西等诞生于上海的本土企业。
华领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陈力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创业成功离不开上海三个独特的优势,首先就是张江聚集了很多全球知名药企、多家CRO(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一般称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中国当地制药公司。其次,还有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上海药物所、安评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及国家平台。此外,上海市政府开明、高效和专业,能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陈力说,科学研究需要大科学设施,而且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个要素还要形成密切的交流和沟通,“有了上海光源,就不用再去国外的光源做实验了。”
同样位于张江的大科学设施——蛋白质设施,则是第一个划入张江实验室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副主任兼质谱系统负责人彭超曾告诉记者,张江既有很多医药企业,也有很多科研机构,蛋白质设施正好起到了一个连接上下游的作用。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做尖端实验,只要通过蛋白质设施的官网申请,符合要求并通过专家审核获得批复,即可预约在上海做实验。他表示,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和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设施形成了集群,这些大科学装置能实现很好的互补。
生物医药的创新生态也从上海扩至长三角。
在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看来,目前全国大概有三分之一药品的营收,实际上是产生在长三角地区,也有三分之一的生物产业园坐落在长三角,还有国内百强的制药企业也在长三角,这跟整体上海对于健康产业的重视、对于创新的驱动都密不可分。
她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作为第一个落户浦东张江的外资药企,罗氏制药也从“中国制造”发展为“中国创造”。
“我们是最早(2004年)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的外企。今年5月启动的投资近3亿的罗氏中国加速器,是罗氏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优秀的本土生物科技和制药公司,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研发,推动中国医疗创新的加速发展。罗氏加速器大楼也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落成并投入使用。”边欣说。
边欣还谈到了上海生物医药人才的重要性,“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来说更是如此”。比如,浦东成立了全国首个海外人才局,推出了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的九条措施。前不久,浦东引领区意见中也有关于全球高端人才引进“直通车”制度,这些利于他们招募和留住人才。
产业生态的集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沪。目前,上海市外资生物医药企业占比约六成,全球药企前20强的18家和医疗器械前20强的17家都已落户上海,纷纷设立中国区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上海市经信委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生物医药产值达1400多亿元,总产业规模达6000多亿元。另外,今年上半年产业规模也超过3500亿元,同比增长22.8%。
9月26日举行的上海市新闻发布会上,吴金城对第一财经等媒体介绍,未来在生物医药产业上海还将在三个方面发力,分别是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前沿领域的布局、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命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能够实现一批关键核心的技术自主可控,创新性成果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他说。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文章作者
金叶子
生物医药上海产业创新策源张江
相关阅读2021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今日开幕
会议还邀请了十大跨国企业和国际知名投资人,作为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作伙伴。
52分钟前全国百强制药企业三分之一在长三角地区丨一手
在首届上海生物医药周上,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表示,目前全国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药品营收来自长三角地区。
5小时前多图丨企业家热议: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上海先行先试
多图图解,带你走进2021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9小时前2020是股市大年,2021是房市大年
2020年是经济的修复年、政策的宽松年、改革的加速年、投资的爆发年。虽然很多人都认为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年,但却是投资较好的一年,全球大宽松推升资产价格,比特币史上首次突破4万美元,黄金突破20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创业板指更是凭借65%的投资收益位居全球之首。和2020年不同,2021年是经济的复苏年、政策的回归年、改革的深化年、投资的分化年。相对确定的是经济复苏还在延续,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化,改革力度也会明显加强,虽然整体投资机会不及2020年,但还有结构性机会,只是资产表现更加分化。随着经济复苏,消费意愿明显增强,消费回补成效继续显现,社零同比增速有望超过10%。
必读01-18 17:00独家|餐饮业招工难:40万招不到面点研发人员,雇20岁女孩是奢望
招人难、留人难是许多餐饮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无论是中餐、西餐、大餐、小餐,概莫能外。
你不知道的商业秘密必读2020-12-06 11:29一财最热- 广告联系
- 订阅中心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意见反馈邮箱:yonghu@yicai.com客服热线:400-6060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60101转6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技术合作:直播合作:百视通
第一财经
APP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