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想要“创造日本人”的明治政坛“变色龙”
但凡谈及日本近代史,伊藤博文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作为日本第一任首相(后来又三度组阁)和“明治宪法之父”,他直接推动了君主立宪制成立,奠定了日本近代政治体制的基石。不夸张地说,他是日本转向富强的大功臣,但对邻国来说又是灾难:正是在他任内发动了甲午战争,强迫中国割让台湾,随后又成为统治朝鲜半岛的首任韩国总监,最终也因此被韩国义士安重根刺杀于哈尔滨。难以置信的是,也正因他在锻造国家富强上的高超手腕,清廷在甲午战败后还一度考虑延聘他来中国主持朝政,挽回败局。
然而,对这样重要的人物,不仅我们缺乏深入的了解、研究,甚至在日本也颇受冷落。前些年去山口县萩市,我在城外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伊藤博文故居,游人寥寥,门可罗雀。虽然战后他的头像一度还上过1000日元纸币,但近些年来日本无论是学界还是言论界,对他都评价甚低,著名历史作家司马辽太郎称他只是个“没有哲学的政略家、没有思想的现实主义者”,而“政治上的完全的现实主义者不过是二流以下的政治家”——换句话说,这人依违两可、极其务实,这有助于他达成目的,但却因此缺乏人格魅力。
这倒也不算太错怪了他,从他的一生来看,可以说是随着形势不断变换立场的变色龙:他早年曾是狂热的攘夷者,一度试图潜入英国公使馆附近刺杀洋人,后来却又以“喜好洋风”著称,甚至带领大臣举行化装舞会,亲自装扮成威尼斯商人;西南战争之后,伊藤博文一度追随获胜的大久保利通,但在其死后又改变立场,赞成井上毅提倡的超然内阁主义,获得了宪法制定者之名;等议会建立后,他居然又联合了本应是死对头的民权派自由党,以此为基础创立立宪政友会。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他游走于藩阀政府、政党、枢密院、宫中等政界各处,与昔日政敌大隈重信、陆奥宗光、星亨等人结盟,转变速度之快之频繁令许多人为之瞠目。
这不仅让当时的盟友和对手困惑、愤恨,也为后世如何评价他制造了困难。司马辽太郎说他“总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进行着调和”,讥讽他“到底是‘大政治家’,表现得十分灵活”,而研究近代史的领军人物坂野润治就坦白地说:“我是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伊藤博文的,因为他总是在两个清晰的对立面之间活动。即便是用整个明治历史,也难以勾勒出伊藤博文的形象。”
在日本学者泷井一博看来,伊藤博文并非没有前后一贯的政治思想,他一生都致力于锻造一个立宪国家,推动国民政治,融入近代化的“文明”潮流。只不过伊藤清楚地知道,要达成这一点,仅靠思想和理念还不够,而需重视“实学”,力图以此为媒介将官民统合起来,使民间的力量可以对接、灌注到国家政策层面,最终实现国族的富强。换言之,对伊藤博文来说,立宪国家这种文明的“国家形式”其实只是一个手段,是盛放国民政治的容器,而真正的目的是使日本在整体上获得提升,与列强竞争。
近代意大利实现统一时,时任撒丁王国首相的阿则利奥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们已经创造了意大利,现在我们必须创造意大利人。”把这里的“意大利”替换成“日本”,恐怕也完全适用于伊藤博文的想法,也就是说,一个原本内部联结松散的国家要完成现代化,政治上的统一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创造出合格的国民。
由此我们也能理解伊藤博文身上一些看似矛盾的想法与做法。他的确曾“攘夷”,但当他从英国留学归来,上司威仁亲王问他日本有什么东西需要改变时,他却断然回答:“所有一切。”这与其说是他态度翻转为“崇洋媚外”,倒不如说是他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应对列强挑战、构建近代化国家,日本缺乏“可作为精神内部的‘机轴’而起作用的传统”(丸山真男语),必须引入西方的全新机制。也就是说,“为了保存日本,必须改造日本”,这其实和“中体西用”的构想类似,引入的西方技术、理念,最终都是作为保存本国的手段,只不过伊藤博文的步子迈得更大、决断力更强。
与此同时,这种“新瓶装旧酒”的设想背后,其实又隐藏着传统的政治理念。伊藤博文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初就强调每个人都肩负着国家的责任,“人心一致”才是兴国的原动力,所有人都应摆脱原先的幕藩单位的意识,“去私而归公”。他之所以推动落实明治宪法,就是为了利用这作为框架,将从天皇到平民的政治活动都予以制度化,从而动员、激发出全国上下的活力。
既然连国家的基本法也不过是行政的工具,那就毫不奇怪他将当时怀抱各种理念的知识分子鄙视为“蠢货书生”了,把抽象理念当真才是误国——包括当时一些人鼓吹的“爱国心”,他也不屑一顾,因为真正的爱国心“并非那种耸起肩膀怒目而视之物”,而是带来国家富强的实用性意义。他严厉拒斥旧传统,也是因为“昔之学问十之八九为虚学”,这种注重“实学”的倾向隐含着一种深厚的功利主义,即任何理念都得证明自身是“有用”的,否则不仅对国家无益,甚至有害。
虽然泷井一博将伊藤博文的政治哲学看作是其“独特的世界观”,但耐人寻味的是,那其实与中国传统上那种务实的权术十分近似:这个世上的存在是变动无常的,没有一定的规则,因而必须“执一而守中”,不断应变,随时谋求最好的结果。换句话说,只要谋求富强的大方向不变,手段可以极其灵活,改变立场也是家常便饭,不足为怪。
在日本政治近代转型的过渡年代,正需要这样的人物。整个国家的各方面都半新不旧,更谈不上有现代国民意识,看上去本应代表不同群体利益并追求各自政治理念的政党团体,往往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个人和小团体私利。实际上,直到今天,日本的自民党政权内部仍是杂凑混合各派系,被戏谑地称为“囊括所有票务的综合百货店”,议员们只是在这块招牌底下,租借地盘营业的招租者,不分好坏,来者不拒。既然如此,那100年前伊藤博文试图联合对手,组建一个无所不包的政党,也就不奇怪了——对他来说,那与其说是为了谋求某个抽象的伟大理念的实现,倒不如说是一个能充分代表所有国民利益的执政工具。
从某种意义上说,连他本人也是在自觉充当实现国家意志的工具,为了追逐富强,他可以不在意个人名声,做一切在他看来有必要做的事。虽然在日本,可能不像中国的史观这样注重人物评价,但作为后人,当我们回顾其所作所为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现实主义政治的取向,既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埋下了后来日本走向失败的根源。因为在他的愿景中,缺乏原则理念来制衡国家权力,其结果,当明治国家借甲午战争之机骤然崛起之后,即便是像他这样老到的政治家,也逐渐无法掌控,最终只能任凭它在失控中走向自我毁灭。
《伊藤博文》
[日]泷井一博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 年 3 月版
文章作者
维舟
伊藤博文日本政治甲午历史明治维新
相关阅读她们临终前在想什么?从236条墓志遗言看唐朝女性生活
《离形去智,无累乎物:遗言中的隋唐女性世界》一共搜集了236条隋唐时期女性遗言,涉及皇帝后妃、官妓、官员之妻、平民女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09-11 10:12西装颜色达90种,默克尔的穿着和发型与权力低调呼应
不能一夜之间把默克尔打造成光彩照人的政治明星,那种视觉冲击会让人们觉得她滑稽可笑。所以,默克尔的形象一直处于悄然变化当中
08-21 11:05全球连线|疫情下,美国的政治把戏
在全球共同对抗新冠疫情之际,某些西方政客却上演各种政治游戏来掩盖自己的抗疫失利,置事实、科学和生命于不顾,大搞疫情政治化、病毒污名化、溯源工具化。看一看这一幕是怎样表演的吧。
08-21 09:35独家|华尔街英语将破产 线下门店陆续关闭
业界有观点认为,素质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或将有可能成为新风口,但现实情况是,整个教育赛道的资本已基本撤退,教育行业的细分业务均受到波及。
必读08-12 15:37千亿市场大变局:冠脉支架带量采购文件落地,进口替代成定势
下一步,国产与进口厂商将如何应对?冠脉支架的价格降幅究竟有多大?其质量安全有无保障?是否能真正解决一定程度上产品滥用问题?
必读2020-10-17 09:46一财最热- 广告联系
- 订阅中心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意见反馈邮箱:yonghu@yicai.com客服热线:400-6060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60101转6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技术合作:直播合作:百视通
第一财经
APP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