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春:气候变化风险不容忽视︱明言ESG
自去年9月中国政府承诺将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已行动起来。但毋庸置疑,仍然有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对实现“碳中和”的意义缺乏深刻理解,也有人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甚至有人认为“碳中和”背后的气候变化理论是个伪命题。
之所以要实现“碳中和”,其背后有严谨和长期的科学研究基础。简单来说,国际主流科学家的共识是,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过去半个世纪),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与原材料,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在地球周围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与1880~1930年间的全球平均气温相比,2020年的平均气温已上升了1.3摄氏度;尤其是1970年之后,全球平均气温呈直线上升态势,达1.0摄氏度。
科学家预测,全球气温上升将带来海平面上升、居住地被淹没、罕见气候灾害频繁爆发、粮食减产、淡水资源供应不足、动植物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多方面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荣与稳定带来严峻挑战。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尽可能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如果按NASA公布的过去50年全球气温变化的曲线简单外推(大约每十年上升0.2摄氏度),在2070年前,上升2摄氏度的目标就会被突破。换句话说,如果全球各国不共同努力减少碳排放、不能尽早实现“碳中和”的话,《巴黎协定》的目标很可能是无法实现的。
地球的气候与环境是超级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即便在今天最先进的科技水平下,为这个“复杂性系统”寻找一个相对准确的灾难“临界点”(一旦超过这个“临界点”,气候变化会不断加速、不断增强,其波动性和跳跃性将大幅度增大),也是不可能的。这个“临界点”有可能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3~5摄氏度,这意味着《巴黎协定》确定了一个偏谨慎的目标,给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留出了更大的安全空间;但也许这个“临界点”上升1.2~1.5摄氏度,这意味着《巴黎协定》的目标也许只是基于现状的无奈选择和权宜之计,气候灾难的发生也许迫在眉睫或者已经启动。
最近几年,全球各地频繁出现异常气候灾害。美国加州、澳大利亚及希腊的大范围山火,欧洲、美国及中国的强风暴、强降雨及其引发的水灾,发生在东非的蝗灾,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罕见高温天气,以及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罕见寒冷天气等,都在提醒每一位地球公民:气候变化风险是真实的,它就在我们身边,不容忽视。
就像去年以来在世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样,气候灾难的发生并不限于特定的国家、地区、民族、种族,也不因为一个人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年龄、性别而青睐或躲避。它有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突发而至,降临到任何一个人身上。我们每个人都真实地暴露在这一风险之下。
有人说,近两个世纪地球气温的上升并非人类活动造成,而是地球46亿年历史中的周期性变化,因此,“碳中和”背后的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理论是个伪命题,“碳中和”也无法改变这一趋势。的确,我们无法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家进一步确认了人类活动及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并指出人类的行动有可能决定未来的气候走向。
退一步讲,即便无法确定人类活动造成了气候变化,简单的决策分析也会告诉我们应尽早实现“碳中和”:假如气温上升是地球环境周期的必然趋势,气候灾难也许是无法避免的,人类的“碳中和”行动也许是徒劳的,做和不做的后果几乎一样;但如果地球变暖的确是人类活动所致,尽早实现“碳中和”就可能令人类避免重大的气候灾难,不采取行动则有可能令人类面临巨大创伤,甚至灭顶之灾。做与不做,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因此,努力降低碳排放、尽早实现“碳中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可能避免气候灾难,关系地球上每个人的安危与福祉,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之举。这不只是利他主义的付出与奉献,更是每位地球公民利己利人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系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作者
孙明春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碳中和
相关阅读可持续发展资金缺口巨大,问题关键在资金错配
要么让资本转道而行,更多投入可持续发展方向;要么亡羊补牢,拿出更多资金,给由于行动滞后所带来的高风险和高额代价埋单。
09-12 19:43中美双方举行气候变化会谈 将继续进行对话磋商,持续开展气候行动
09-03 15:52中方是否认为克里访华有气候变化领域之外的意义?外交部回应
09-01 15:51塔利班挨家挨户敲门喊大家上班,华商想了想还是缓一缓
摇身一变成为了“执政者”,塔利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
必读08-19 22:21延迟退休将至,就业市场“35岁歧视”这几道坎怎么跨
延迟退休后,大龄打工人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必读2020-11-29 22:29一财最热- 广告联系
- 订阅中心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上海工商
-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意见反馈邮箱:yonghu@yicai.com客服热线:400-6060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60101转6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技术合作:直播合作:百视通
第一财经
APP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