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提出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释放什么信号?
受到疫情汛情等短期因素以及一些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影响,8月多项经济指标出现回落。其中,8月份消费增速比上月大幅回落6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
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1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受汛情、疫情双影响,部分地区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这些聚集性、流动性、接触性消费受到冲击。
他同时指出,目前看这些冲击还是暂时性、局部性的,总体上还在可控范围。后期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促消费政策进一步发力,消费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
“从长期看,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这里面也孕育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升级需求,将有力支撑消费总量扩大和质量改善。”常铁威说。
下一步,发改委将充分发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统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考虑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消费发展需求,系统全面促进消费供给体系、需求结构、流通网络和发展环境提质升级。
常铁威强调,促改革,激发消费活力。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打通堵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同时,增加科学柔性管理,保障好人民群众基本消费活动。
何为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主要是三类,一是过去受到限制的中高端消费,包括服务类消费,主要是针对行政部门的;二是针对居民消费的一些限制性措施,如汽车的限号限购等;三是一些医疗方面的限制性消费,不在医保范围内。
伍超明认为,放宽这些措施,能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同时让中高端消费本土化,扩大内需市场。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的经济工作做出部署,提出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在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任务部分,首次提出“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这样的提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是第一次,在过去的讨论中也很少见。行政性限制消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一些有限制的中高端消费、政府购买以及一些其他消费。
他举例称,医疗消费中,医保哪些能报销,哪些不能报销是有行政规定的,可能会通过放大医保的一些界限,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再比如,之前对一些中高端消费采取了一定限制,导致中高端消费外流,未来可能会在市场准入、税收等环节以及定价方式上进行一定放开,使中高端消费本地化,价格更低就能更好刺激国内消费。
在今日发布会上,常铁威还提到,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着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制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方案,稳步提升居民消费倾向和能力。
今年上半年的全国居民收入增速扣除价格因素后,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略低于同期5.3%的经济增速。7月份以来部分地区出现汛情和散发疫情,这对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生产经营进而居民增收也造成一定影响。
常铁威表示,将抓好促进就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强化困难群体帮扶“三个重点”,着力稳定和促进居民增收。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
常铁威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深化对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推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文章作者
祝嫣然
消费收入发改委行政性限制购买
相关阅读发改委: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
09-16 10:56发改委:电煤消费明显回落 港口存煤稳步提升
08-26 18:22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今天这场动员大会打响“发令枪”
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动员大会7月31日举行。
07-31 19:36如果日本百万吨核污水入海,亚太地区谁最受伤
如果日本政府决定“排污入海”,将如何影响亚太国家及其水产业?这些国家又有哪些应对之法?
必读04-11 22:14延迟退休方案已趋于成熟:养老金领取机制、退休年龄怎么改
除了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之外,强调激励作用的弹性退休也进入了决策层视野。
必读2020-11-26 22:18一财最热- 广告联系
- 订阅中心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上海工商
-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意见反馈邮箱:yonghu@yicai.com客服热线:400-6060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60101转6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技术合作:直播合作:百视通
第一财经
APP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