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怎么走?大宗商品投储还会继续吗?发改委回应

9月16日,发改委召开9月份新闻发布会,介绍宏观经济形势等情况。发改委对生猪价格、大宗商品、消费形势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随着收储“托市”效果逐步显现,生猪价格可能会逐步有所回升

发改委表示,初步统计,17个省份已开展或启动收储工作,其他地方也将在四季度开展收储,各地收储总数量明显增加,力度明显加大。未来几个月,随着收储“托市”效果逐步显现,叠加秋冬季和两节猪肉消费趋旺、需求增加,生猪价格可能会逐步有所回升。

发改委称,下一步,将继续密切跟踪监测能繁母猪补栏、生猪存栏出栏变化与猪肉价格走势,加强分析研判;并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采取进口调节等跨周期措施,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将继续向市场投放铜铝锌等物资储备

发改委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市场各方对投放储备反映热烈,认为稳定了市场预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铜铝锌价格上涨势。目前,铜铝锌等价格仍维持高位运行,行业企业对于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有较强期待。

发改委称,下一步,将密切跟踪监测市场价格走势、供需形势变化,继续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以缓解行业供需矛盾,引导价格合理回归。

坚守民生用煤底线,发挥中长期合同保供稳价作用

发改委表示,一方面,要求推动煤炭中长期合同对发电供热企业直保并全覆盖,确保发电供热用煤需要,守住民生用煤底线;另一方面,发电供热企业和煤炭企业在今年已签订中长期合同基础上,再签订一批中长期合同,将发电供热企业中长期合同占年度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

重视“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发改委称,我委已多次通过召开会议和印发通知等方式,压实地方责任,指导各地切实做好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相关工作,主要有4个方面的安排:一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二是保障市场供应。三是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四是及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

发改委表示,总的来说,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消费形势,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总体稳步恢复,二是短期局部承压,三是长期稳定向好。发改委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打通堵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同时,增加科学柔性管理,保障好人民群众基本消费活动。

部分指标增幅可能波动,但两年平均增速总体稳定

发改委称,前期受到疫情、汛情等影响的地区正在恢复发展,随着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效果继续显现,“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陆续启动建设,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尽管在基数效应作用下,一些月份部分指标增幅可能会出现波动,但两年平均增速将总体保持稳定。

加快全年3.6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

发改委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密切跟踪经济走势变化,继续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以及今年三四季度政策设计和衔接,及时出台必要政策措施,夯实经济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防止出现大的起落,避免短期波动影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改委将加大宏观政策落实力度,加快全年3.6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推进重大工程、基本民生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 一财资讯

关键字

生猪大宗商品发改委

相关阅读

上市猪企中报业绩现首亏 业内:模式差异是业绩分化主因

业内认为,上市猪企业绩出现分化,主要与养殖模式相关,相较于公司+农户模式,自繁自养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

08-20 22:45

大宗商品普跌 生猪延续下行丨期市头条

本周商品普跌,铁矿石领跌,生猪延续下行。黑色板块,受铁矿石下跌拖累,螺纹钢、焦炭跟随下行。化工品市场,原油下跌,塑料、乙二醇高位回落。农产品市场,生猪、豆粕下跌,玉米震荡。

08-20 17:53

碳中和“帽子”满天飞,发改委纠正运动式“减碳”

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在继续

08-17 21:07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圈背后:放弃定投和追涨杀跌是主因

基金定投是答案?

必读03-21 18:13

医保待遇统一标准将出,国家医保局明确这些项目不报销

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将界定政府医疗保障的责任边界,以实现保障水平的公平适度。在实现全国医疗保障水平一体化的同时,也将引导地方和群众实现合理稳定的预期。

必读2020-11-17 21:42一财最热

    • 广告联系
    • 订阅中心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上海工商
    •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 友情链接
    沪ICP备14015572号-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80001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沪公安网备31010602000015号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意见反馈邮箱:yonghu@yicai.com客服热线:400-6060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60101转6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技术合作:直播合作:百视通
    • 第一财经
      APP

    •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 第一财经
      VIP APP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