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反季暴涨背后:游资炒作!上月价格翻番的部分品种已回落 环球热文

今年6月份,中药材突然出现了反季节暴涨,当归、党参价格涨幅均翻倍。现如今,中药材市场涨价似乎有“偃旗息鼓”迹象,部分高价品种价格在回落中。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波涨价潮主要还是资本介入炒作所致,而下游企业的需求量并未大增,涨价潮后续也难以为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部分高价品种价格在回落

进入7月份,不管是中药材天地网的中药材综合200指数,还是康美中药材网的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日走势趋于平稳状态。

康美中药材网显示,7月5日,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止于2145.8点,比10日前(2023年6月25日)增长了17.17点,上涨幅度为0.81%。上涨品规从59个减少到48个,较上期减少11个,下跌品规翻倍从13个增加到27个,增加14个,涨跌比从4:1下滑到不足2:1。

“目前中药材行情在降温,逐步转稳,部分高价品种开始回落,如当归、党参、水牛角、合欢花、僵蚕、牛蒡子、款冬花、白术等。”康美中药材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中药材一反常态,出现“淡季不淡”现象,不少品种纷纷“挺身”大涨,其中代表性品种之一的当归(统)价格较去年同期大涨两倍以上,每公斤的价格突破150元,最高达到165元,而在5月之前,多数时候的价格还低于90元。这几日,当归(统)的价格回落至155元左右。

回顾上一次中药材价格大涨,主要是在去年年底疫情调控放开之际,彼时感冒类、清热解毒类中药材需求增加,一度带动相关中药材价格上涨。

有从事中药材种植以及中药饮片生产的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往中药材的涨价主要是表现在极少数品种上,但这一波却集体出现大涨,两三百个品种同时在涨,涨得有些离谱,且来得有些不同寻常。

“有人觉得是天气干旱所致,但也不是所有品种涨价都可以归咎于这个原因。我们评估过好多个品种,涨价的背后并非是库存稀缺了,相反都在冷库堆着。我们也观察到,之前有一些资金不停在买中药材。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波涨价背后主要还是有资本在介入炒作,药材在中间商中来来回回炒作。”该企业人士说。

涨价潮难以为继

在中药材反季大涨之际,6月21日,湖北省医保局牵头,北京、天津等30个省(区、市)组成全国性采购联盟,开展了中成药及相关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显示,共有86家企业、95个报价代表品参与现场竞争,其中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中选,中选率达71.6%,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49.36%。此次中选的主要是复方斑蝥、复方血栓通、冠心宁、华蟾素、接骨七厘、乐脉、脉管复康、脑安、藤黄健骨、香丹、心可舒、醒脑静、鸦胆子油、银杏达莫、振源这15个品种,不乏有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中成药大品种。

这厢是中药材价格大涨,那厢是中成药价格限价,市场舆论哗然。

“从此次中成药集采结果可以看到,核心产品的日均费用已降低至3元以下,这对企业来讲利润基本上是出让的,如果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的话,中成药企业的日子会很艰难。”有中标中成药集采的企业人士这样说。

另有中成药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前期由于公司已提前储备了一些原材料,这波涨价尚未波及公司整体成本上涨,但中药材价格继续涨的话,后期就很难说了。

前述从事中药材种植以及中药饮片生产的企业人士认为,这波中药材涨价潮很难持续下去。

“一般而言,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用于老百姓日常保健需要;二是加工成中药饮片;三是生产成为中成药。但从目前来看,这些需求并没有出现大增情况。我们判断,这波热度最多维持两到三个月就要下滑了,目前经过哄抬后,资本也应该收割得差不多了。现在市场中的中药材价格慢慢趋于平稳,部分在往下跌,只有极少数还在涨,我们也不敢轻易囤货。“该企业人士说。

康美中药网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游资进入中药材,活跃了行业发展,对产地及市场经营商家供应方是利好,增加了产地、市场经营商家收入,刺激中药材生产,但对中药厂、饮片厂等需求方而言却增加了原料成本。低价囤货有利行业发展,恶意炒作会阻碍行业发展。这波涨价有多方原因造成,但目前中药材基本囤放在冷库,库存还未得到实际消化,价格能否坚挺,行情能否继续,最终取决于供需关系,盲目参与的话,其实风险极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