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产品线国产化力度加大 跨国医疗巨头聚焦本土创新|全球今日讯

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5月14日在上海开幕,经历了三年疫情后,跨国医疗器械设备厂加大了高端产品的国产化力度,聚焦本土创新。


(相关资料图)

“过去跨国医疗厂商在中国主要是中低端产品做国产化,但从去年开始,西门子医疗的高端产品也已经在中国实现了本土化。”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影像诊断系统负责人黄毅在展会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西门子医疗在中国生产的部分产品供应链的本土化率达到80%左右。

在今年的CMEF展会上,西门子医疗展示了包括高端双源CT、3T磁共振、PET/CT、X射线产品、血管造影机等一系列国产新品。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王弢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预计今年公司将有近20款国产新品上市,覆盖全产品线。

除了提升本土高端制造能力之外,西门子医疗也在加速全球最新技术落地中国,例如光子计数CT已于2022年2月进入中国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7T磁共振去年获批上市后已有数家医院签署订单。

跨国医疗巨头还在加大中国本土生态圈的建设。本届展会上,西门子医疗与博动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心脏相关疾病的精准诊疗。博动医疗也是首家入驻西门子医疗数字市集的中国企业。“未来我们将合作开发更多有助于精准诊疗的产品。”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临床治疗系统负责人浦峥嵘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道。

GE医疗也在独立分拆后首次参加CMEF展会,并发布了23款先进的医疗科技和国产创新成果亮相,包括高端分子影像设备、高端临床科研磁共振设备、介入血管造影设备、妇产超声产品等,其中中国研发制造的新品达18款,包括GE医疗天津磁共振基地生产的3.0T启元磁共振、1.5T纳米磁共振等四款新品。天津磁共振基地也是GE医疗全球唯一一个同时具备磁体和磁共振系统生产能力的工厂。

GE医疗日前还宣布在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加大投入,拓展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高端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生产线,实现中国核医学设备供应链的全面国产和安全供给。目前,首台PET/CT产品已经成功下线并将交付。

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张轶昊上个月在发布公司全新中国战略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GE医疗拆分后,中国业务占集团的比例更大了,这意味着我们将会在中国继续加大投入。”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文,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进一步放开。在相关配置证目录调整中,将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核磁共振(MR)调出管理目录,将PET/MR由甲类调整到乙类。调整后,价值1000万元到3000万元的医疗设备,多数不再需要申请许可,市场预计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中国基层医疗对相关影像设备的需求也让跨国医疗器械公司看到了更大的市场机遇。

锐珂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刘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正在通过全面本土化、技术普惠化,深度参与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以放射影像的持续创新响应分级诊疗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方面的需求。”

刘杰表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锐珂医疗全球的第一大市场,体量超过美国。基于对中国医学影像市场研究,锐珂医疗在今年CMEF上推出了首款由中国团队自主研发生产的移动式摄影X射线机和Wave高压注射器。

刘杰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布局中国本土供应链,公司已经能够把相关产品的成本大幅削减40%左右。目前,锐珂医疗产品的本土化率已经高达90%以上。

“很多时候大家会有一个误区,觉得进口的都是贵的,国产的都是便宜的,其实不是这样,现在很多进口品牌国产化之后,价格也很有竞争力。”刘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因此医院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不应该以进口或者国产作为标准,而是应该更加注重性价比以及产品的质量。”

在回应如何在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时,刘杰说道:“我们现在很多产品是中国研发的,那么从产品设计的源头开始,就会注重成本的控制,而且中国医疗设备的生产制造效率在全球来看也是最高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