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议:跨越学术产业的“死亡之谷”,长三角国创中心实践拨投结合模式
从学术到产业之间一直有一个鸿沟,被称为“死亡之谷”,阻碍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而2021年成立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是为解决这样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上海站活动期间,第一财经记者来到了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探寻其创新的科研孵化模式。
(资料图)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复、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江苏、浙江和安徽相关机构共建的综合类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其一个功能定位就是推动科学到技术的转化,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支撑全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谈及“死亡之谷”,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谭瑞琮对第一财经表示,背后的原因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工已经非常细,做学术的人不一定理解产业的需求,这是不同的人在做一整个创新环节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既懂学术又懂产业,把一个科学家变成企业家是非常难的。”
谭瑞琮认为,跨越鸿沟,需要有合理的资源整合配置,包括资金、人才团队等的资源。“国创中心不是想办法把一个科学变成企业家,而是提供一个平台,通过给科学家资金、政策、专业化的培育,整合相关的团队和资源跟其匹配,使得其能够快速从学术走到技术和产业,这个团队可以跨过从学术到产业的桥梁。”
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被称为“改革试验田”,其主要的创新举措就在于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设立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所,通过拨投结合的模式支持引领性、颠覆性技术项目,利用财政资金按科研项目投入支持,获得社会化融资后,前期投入转化为股权。
具体模式是,国创中心聚焦前沿早期风险度高、市场判断失灵、但有可能对未来产业和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填补空白的一类技术项目,选聘项目经理团队,孵化成立核心团队绝对控股的项目公司,在项目公司早期给予科研经费支持。
“经过国创中心遴选后,科研团队出资,成立团队控股、国创中心和地方持小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团队控股、轻资产运营的企业模式为主,公司所产生的研究所的成果所有权、分配权以及处置权、收益权全部归公司所有。”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后通过市场的机制模式,比如研究所产生的增值部分按股权分红,可以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动力,国创中心与科研团队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国创中心负责人表示,重点在于“把资本认可作为对重大产业技术项目的成功与否的一个判断标准”。若团队项目完成既定研发目标,社会资本愿意介入,这才标志着对这个项目投入成功。反之若没有市场认可,即未获得市场融资,则按照普通科研项目的形式结题验收,宽容失败。
若项目完成既定研发任务并成功启动市场融资时,前期国创中心支持资金按市场投资价格转化为公司股权,但仍由团队绝对控股,研发团队掌握主导权。
这样一来,通过国创中心专业研判,利用财政资金给予前期投入支持,后面的事情交由资本,国创中心按照市场的方式进入或者退出,可以加速技术成熟,推动更多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技术跨越“死亡之谷”。这样的模式也在2021年入选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清单”,在全国示范推广。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国创中心通过拨投结合,在长三角区域累计支持了57个重大产业技术项目,其中长三角国创中心累计支持6.45亿元,带动地方投入支持 8.77亿元。已有超过10个项目达成研发目标并实现A轮融资,标志着项目成功,其中氮化镓射频技术等5个项目估值超过10亿元。
在重大产业化项目孵化中,一典型案例是长三角国创中心江苏产研院瞄准第三代半导体外延装备,引入“碳化硅外延设备”核心团队组织实施自主研发,以拨投结合方式孵化成立重大项目公司“芯三代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国创中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上海优势研发资源和江苏产业配套整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技术得到成功验证,并顺利完成首台外延设备样机下线。公司设备生产的碳化硅外延片产品比国外同类产品具有高性价比、高产能等优势。2021年底,公司顺利获得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6亿元,2022年底公司获B+轮5000万融资,投后估值近20亿元,国创中心(江苏产研院)支持的2550万元现增值至1.17亿元。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国创中心已在上海和江苏布局建设了92家专业研究所,拥有研发人员近15000多人,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与环保等领域,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近6000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