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台25条金融措施支持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

信贷新增额达到2.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3.8万亿元、资本市场融资额超过1万亿元、全年新增上市公司达100家、银行业为企业减费让利1000亿元以上……这是广东金融助企纾困和稳经济增长的工作目标。

4月28日,广东印发《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25条金融措施增加金融供给,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

有助于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根据《行动方案》,广东力争2022年全省信贷新增额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高于2021年,分别达到2.7万亿元、3.8万亿元,资本市场融资额超过1万亿元,确保二季度信贷增速高于12.1%,存款增速高于9%。与此同时,广东的投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帮助信用良好、发展前景较好、受疫情影响企业渡过难关,实现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创新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00家,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数量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25条政策举措,既有总量上的资金支持,又有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政策安排,保证了金融支持政策的连续和精准。他表示:“部分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的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对经济稳增长提出挑战。此时,稳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就是保收入,就是保民生。”

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教授易行健则认为,《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要求,同时扎根于广东实际问题和挑战:“广东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省,二者共占据全省市场主体95%以上,在民营企业数量、增加值、进出口总额、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均位列全国第一。充分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帮助小微企业稳定经营持续增收,有助于广东省稳中求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行动方案》提出,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实现普惠小微贷款均利率稳中有降,全省银行业为企业减费让利1000亿元以上。“此举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措施和手段。”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评论。在他看来,当前要让大量的中小微企业迅速地恢复活力,首先就要降低其融资成本和费用,让利于企让利于民。任志宏还建议,广东在降准和降费的政策措施下,有条件还要进一步降低利息空间,同时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

25条措施增强金融服务供给

《行动方案》从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外贸稳发展、房地产健康运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确保经济社会稳运行等6个方面提出25条措施,有效增强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供给。

其中,《行动方案》提出,依托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台,对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首次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且单户贷款余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给予不高于1%的贴息补助。加大对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企业和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稳岗就业。

在加大对稳外贸稳外资的金融支持力度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提升金融服务外贸外资能力、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提升外贸企业汇率避险能力、加大跨境电商融资支持、期现联动推动大宗商品贸易发展等5方面的举措。

“广东作为外贸外资大省,市场广阔,贸易活动活跃,稳外贸稳外资是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内在要求。”罗志恒认为,《行动方案》提出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支持力度,全年支持超1.2万家外贸企业,拓展产业链承保,帮助应对订单取消等风险,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

《行动方案》提出积极支持居民合理住房信贷需求。罗志恒认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可以完善金融与房地产良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

《行动方案》还指出,要“期现联动推动大宗商品贸易发展”。易行健认为,期货市场有助于分散、转移风险,对于稳定粮食和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市场稳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记者 黎华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