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张江企业保障肿瘤药生产 投资人对中国创新药保持信心

位于浦东的张江药谷,聚集了1400多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拥有生物医药从业人员约7万人。

3月28日浦东开始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的核酸筛查,大批药企按下“暂停键”,但仍有一些生物药企在关键岗位上依然派驻人员值守。

关键药物生产有保障

张江作为中国创新药产业基地,聚集了包括复星凯特、和黄医药、再鼎医药、复宏汉霖、嘉和生物、天境生物等在内的生物药企,还布局了包括中科院药物所、张江药物实验室等30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及强生、西门子、罗氏等众多国际巨头在上海的创新中心。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疫情期间,位于张江的生物药企并没有完全停摆,一些关键企业的关键项目仍然有人值守,以保障肿瘤药等关键药物的生产研发。

一家从事肿瘤药研发的张江生物药企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疫情期间,我们包括上海在内的研发中心对项目进行协同分类管理,一些科学家自发进驻公司值守,保证细胞培养、实验合成、药效试验、重要化合物路线优化以及合成放大等各项研发工作的连续性,确保多项重要研发项目的关键实验得到落实。”

从3月16日起,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生物医药工厂里就开始了“百名员工吃住在工厂”的模式,以保障关键客户的药物供应。勃林格殷格翰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司的生物医药工厂主要生产抗肿瘤药,肿瘤药很特殊,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绝对不能停产。”

另一家研发实验室位于张江的生物药企方面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除了内部研究工作外,也与许多厂商合作,透过资源、地区调配来降低影响,希望浦东的办公室能尽快恢复开放。”

华领医药方面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能够应对当前的疫情。“除了临床试验推迟了一点,以及合作的CRO试验有些延误之外,其他影响不大。”公司一位高层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上海药物所与众多企业都有合作,药物所一位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处于居家办公状态,无法进行实验,但是研读论文和规划研究方案的工作并没有停止。”

创新药研发势头不改

疫情之下,针对一些肿瘤药物临床难以开展的问题,研究机构沙利文医药分析师徐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企业和监管部门对患者知情同意、伦理、数据管理、检查、检验、产品运送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建立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网络系统,利用网络系统,改变临床试验模式。”

徐潮认为,对于本就存在高风险的新药研发来说,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创新药企还需增强自身应对能力。“例如加强与CRO机构的合作、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沟通;企业、研究机构和监管机构也可以考虑纳入家庭护理、远程医疗和移动技术来确保临床试验顺利进行。”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近日,张江多家生物药企发布的财报也显示,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仍在大幅增长。3月29日,翰森制药发布2021年全年财报显示,研发势头迅猛。2021年,翰森制药创新药收入大涨169%至42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17.97亿元,同比增长43.5%,占收入比重超过18%。

作为创新型生物药企,翰森制药2021财年中抗肿瘤药的收入占比不断上升。今年3月,翰森研发的首个生物药——一款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的CD19单抗伊奈利珠单抗注射液获批,这也是公司上市的第6个创新药,另有3个创新药获批临床。管线内还有20多个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

2021年,翰森制药全球运营总部及研发中心、翰森制药生物药研发中心相继在张江园区投入使用,以适应销售快速增长和创新药研发的需求。翰森制药的上海大分子研发中心也在张江落成并已进入CMC中试生产阶段。

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1503亿美元,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也增至286亿美元。2016-2020年期间,中国抗肿瘤药物的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1.1%,接近全球12.5%的增长水平。

“这一增长由创新疗法的涌现、药品可及性提升以及对肿瘤早诊早治的重视度提高所驱动。未来随着新型靶向药物、肿瘤免疫等新治疗方法的研发成功及上市,能够极大促进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长。”徐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投资人也表示对中国生物药企保持信心。生物基金公司Loncar Investments创始人布拉德•隆卡(Brad Lonca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情只是暂时的,中国生物医药长期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美国‘药谷’波士顿地区也曾经历过长期的疫情,直到近期才停止大多数员工的居家办公,我相信中国企业也能够很好地应对。”

关键词: 张江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