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救命钱”与“救命药” 国家医保局这样说
基本医疗保障关系到群众看病就医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如何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异地就医如何报销?如何将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降低群众用药负担?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5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回应。
绝不让“救命钱”成“唐僧肉”
(相关资料图)
医保基金被人民群众称为“救命钱”。然而,本该是老百姓“救命钱”的医保基金,在一些地方却成为少数违规医药机构嘴边的“肥肉”,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分而食之的“唐僧肉”。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介绍,5年来,通过飞行检查、专项治理、日常监管等手段,推动形成了医保基金监管的高压态势。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加大飞行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一批重大团伙,坚决曝光一批突出典型,巩固“不敢骗”高压态势。强化大数据监管,构筑全社会监督防线,织密“不能骗”的天罗地网,完善基金总额预算、集采药品结余留用等政策,引导两定机构和医务人员自觉规范服务行为,推动构建“不想骗”的长效机制。
持续推进参保扩面提质
“5年来,我们不断健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胡静林在发布会上介绍,2018年至2022年,全国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表示,国家医保局将从四个方面持续推进参保扩面提质。其中包括,通过数据比对提高参保扩面精准性,完善覆盖全民的参保数据库;通过部门联动提高参保扩面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新生儿、流动人员和农民工参保率;通过优化服务提高参保扩面便利性,加强与税务部门协作,为参保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等。
为稳步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坚决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化返贫的底线。国家医保局将在推动建立多元化医疗救助体系,完善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完善高额费用负担患者综合帮扶机制等多方面持续发力。
将进一步落实异地就医结算
在人口流动趋于频繁的今天,异地就医现象颇为普遍。为解决“报销周期长、垫付压力大、个人负担重、往返奔波累”等异地就医报销不方便的问题,国家医保局大力推进跨省异地直接结算。
截至目前,全国住院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6.88万家,比2017年增加了7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每个统筹地区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5种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费用。
异地就医备案服务也不断优化,备案网上办和掌上办全面实现。京津冀三地还在区域范围内推行了“就医购药视同备案”政策,无需办理备案手续,可直接享受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胡静林介绍,国家医保局将继续扩大覆盖范围,推动更多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并继续优化备案流程,鼓励更多地区开展自助备案,方便群众异地就医。
下一步,将进一步落实异地就医结算。今年6月,医保部门将在全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异地就医政策集中宣传,让更多参保群众知道怎么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继续扩大覆盖范围,推动更多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继续优化备案流程,鼓励更多地区开展自助备案,持续提升直接结算率,方便群众异地就医。
将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采取医保谈判、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居民慢性病保障方式等多种措施,持续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介绍,5年来,国家医保目录累计新增618种药品,涵盖新冠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临床治疗领域。
为提高药品可及性,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谈判药品“双通道”等政策,支持目录落地实施。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已经有20.9万家定点医院和药店配备目录谈判药品。
据介绍,国家组织集采333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集采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8种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80%,连同地方联盟采购,累计减负约5000亿元。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持续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的扩面提质,从国家层面看,2023年已开展第八批药品集采,接下来还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主要针对眼科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并将适时开展新批次药品集采。从地方层面看,将重点对国家组织集采以外的化学药、中成药、干扰素以及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开展省际联盟采购。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