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中央商务区南向拓展带“金南翼”建设成色十足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系列评论之三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与北向拓展带类似,南向拓展带也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重地,因而还要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功能拓展区。

考虑到上海闵行已经部分纳入虹桥中央商务区,本文的南向拓展带只分析上海松江、金山和嘉兴平湖、南湖、海盐、海宁。2021年,六地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79.0亿元,同比增长11.4%。

这条南向拓展带拥湾向海,风光旖旎、底蕴深厚,既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完整的延续传承之地,又是浙沪接轨的“桥头堡”,还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成长地,因而被形象地称为“金南翼”。2021年10月,一场名为“建设金南翼共推一体化”的嘉兴城市推介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会上,嘉兴籍青年舞蹈家朱洁静以舞蹈的形式演绎了《一封“嘉”书@金南翼》,展望2035年的嘉兴,必将蝶变跃升为“链接全球、引领未来、别样风景”的“金南翼”。而南向拓展带的建设,已经呈现出“金南翼”的十足成色。

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形态初显

一年来,南向拓展带充分依托生态人文资源禀赋,大力促进文商会旅融合发展,比如金山推进“上海湾区”建设,与浙江“大湾区”建设融为一体;乐高乐园开工建设,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值得期待的亲子一站式乐园。海盐着力打造杭州湾融创文旅城和南北湖风景区品牌,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海宁放大“潮”这个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打响“观钱塘潮、引时尚潮、立改革潮”的城市IP。

同时,南向拓展带充分发挥自身产业特色,提升特色展会活动的影响力,比如“潮·时尚”海宁国际博览会、中国·濮院国际毛针织服装博览会、中国·国际(嘉兴)水果大会等,金山滨海特色会展区、嘉兴高铁新城会展中心等会展载体也在抓紧谋划。此外,南向拓展带还充分发挥在虹桥中央商务区的“反向飞地”作用,用好虹桥专业服务资源,凸显区域功能分工。

我们也要看到,南向拓展带整体上“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有余,但是“国际商务区”发展不足。比如,在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方面,南向拓展带的资源禀赋差异不大,且都将主要的目标市场聚焦在上海,季节性、周期性峰谷明显,一些景区的经营管理出现困难。又比如,在商务服务方面,南向拓展带整体能级相对不高,与虹桥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域之间的人员往来频率远低于北向拓展带,同时会展场馆、商务楼宇等资源短时间内也存在供给过剩的风险。

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持续深化

一年来,南向拓展带充分依托数字贸易先发优势,积极打造特色贸易平台,比如平湖·中国服装城入选了“中国第12届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榜”,平湖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入驻企业超100家;海宁时尚潮城电商产业基地已引进大型直播供应链企业、网红主播平台等160多家,2021年实现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嘉兴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先后获评“浙江省电商产业基地”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商产业生态圈逐步形成。

同时,南向拓展带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2021年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跨境电商出口28.6亿元、增长7.3倍。

此外,南向拓展带还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比如总投资130亿元的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将建成长三角最大的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重点吸引全球知名的网络类、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咨询类企业入驻。

我们也要看到,南向拓展带的数字贸易体量仍然较小,创新发展有待深化。比如,根据浙江省钱塘数字贸易研究院、浙江省国际数字贸易协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20年度浙江省数字贸易百强榜”,有91家企业位于杭州,南向拓展带的企业无一上榜。又比如,南向拓展带的数字内容和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重大数字贸易载体的建设还有待加快,离岸贸易等高附加值贸易模式占比不高。

科技创新功能拓展区不断夯实

一年来,南向拓展带充分依托实体经济基础优势,不断强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纽带作用,比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牵头九城市共同出资,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其中50%的份额将重点投向九城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早期项目;平湖携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投资150亿元建设航天平湖产业基地项目,集中布局商业火箭、商业卫星、卫星应用及航天技术应用等产业;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的泛半导体产业已有规上企业115家、落地在建项目24个,预计实现年产值180亿元、增长23.3%。

同时,南向拓展带加快推进科创载体建设,持续深化与上海的高等院校和大院大所合作,加快发展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本土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并且按照“一湖一特色”加快打造“科创湖区”聚落。

此外,南向拓展带还结合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率先探索新发展路径,比如海盐依托核电产业优势,与上海电气共建“零碳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放射性药物、医学诊断、核医疗装备、辐照应用、核素制造等同位素产业,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实现零碳发展提供海盐方案。

我们也要看到,南向拓展带的整体实力相对较弱,与北向拓展带相比,硬核技术产业占比不高,科技研发实力还有待提升,与上海和苏州的科创联动不足。比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中明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G60科创走廊范围内互认机制”尚未完全落实,科技创新券尚未完全实现通用通兑。又比如,南向拓展带的传统产业比重仍然较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相对偏低,单位土地产出效率还有待提升。

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加快构建

一年来,南向拓展带充分依托区位交通特色优势,加快构建以海河联运为重点的多式联运体系,大力推进独山港万吨码头和专业码头建设,启动开工长三角智慧港(传化)项目,加快提升内河航道等级,不断强化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的协同,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描绘的“东方大港”蓝图正在加快实现。

同时,南向拓展带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通苏嘉甬高铁、沪苏湖高铁、沪平盐城际铁路等加快建设,杭海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松江南站扩建至9台23线、嘉兴南站扩建至10台26线的方案加快形成,都将建设成为枢纽站点并打造高铁新城;平湖、海盐也都结合铁路建设,谋划站城一体开发。

此外,南向拓展带还积极推进航空建设,金山华东无人机空港已累计引进各类研发制造型、应用服务型、研发测试型无人机企业39家,海岛间低空智能物流运输商业化验证和无人机适航审定技术研究均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嘉兴机场实施军民合用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层面正式批复,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万吨”的目标,依托圆通航空物流,将开通至国内各主要城市及境外地区和国际货运航线。

我们也要看到,南向拓展带的枢纽地位尚未建立,沪嘉同城化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南向拓展带目前更多是“多种形式”的运输而非“多式联运”,嘉兴港与上海港的协同水平还不高,嘉兴与上海两大机场的功能联系还不强,公铁联运、空铁联运、铁水联运等方式还存在空白,多式联运信息港尚未建立。又比如,南向拓展带特别是浙江片区整体缺乏直联虹桥枢纽的快速轨道交通,嘉兴机场、高铁新城等重大功能载体的建设仍需提速。

(作者系华略智库轮值CEO、长三角研究院院长)